查看原文
其他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鄂尔多斯:让绿色梦想照进“乌金大地”

2017-08-26 张晓艳 王亦然 鄂尔多斯日报

在很多一线城市的街边大屏幕上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常常让人感动至落泪

那是一个名叫张喜旺的人

开启了

人们认识鄂尔多斯的

另一个视角

当他扛着铁锹树苗行走在库布其沙漠

漫天黄沙里

只有他坚定的话语落地铿锵

“有绿色就有希望”

因为绿色

是鄂尔多斯200万百姓

孜孜守护的图腾之色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鄂尔多斯沙漠(地)和干旱硬梁、丘陵沟壑区各占“48%”,宜开发土地仅4%,如何让绿色和梦想一样生长茁壮?鄂尔多斯人用行动作答,一代接一代地干,一棒接一棒地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以“五位一体”为前进航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工程来抓,千方百计植树造绿、产业转型、节能减排、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将荒山荒地变成了绿水青山,筑牢了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鄂尔多斯防线,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6个旗建成自治区园林县城。同时,大力发展林沙产业、新兴产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旧立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绿水青山又成金山银山。


“绿色风暴”:吹尽黄沙始到金

上世纪70年代,家住伊金霍洛旗的贾道尔吉,被分配在霍洛林场,来到哈拉沙作业区。刚来的时候,这里放眼望去全是沙子,不长一草一木,一刮风眼睛也睁不开,有时候第二天早上起来半截房子都在沙里了。就是在这样恶劣环境中,他一待就是整整38年,完成植树面积近万亩,护林面积6万亩。树木染绿了座座荒凉的山头,而他也两鬓如霜。

  像贾道尔吉这样的“笃行者”,在鄂尔多斯大地上又何止十个百个?我们看到的是每年春回时分,一个个奋力植树的匆忙身影,他们不论春夏秋冬,都坚守在治沙的路上。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份份的坚守,今天的鄂尔多斯,人在绿中,城在绿中。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名副其实。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了3480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26.7%和75%以上,较2000年分别提高14.54个和40个百分点。

  上世纪70年代,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灾害波及鄂尔多斯86%的土地。近50年内,黄河鄂尔多斯段内泥沙淤积量高达12.9698亿吨。鄂尔多斯由此成为全球荒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世纪之交,鄂尔多斯掀起了绿色风暴。禁牧、轮牧、休牧,鄂尔多斯首开历史先河,让草原40%禁牧,60%休牧、轮牧;除了这些“常规动作”之外,我市重新规划确定了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开始实施“转移收缩”战略,先后转移了40多万农牧民实施“大漠披绿”和“水草丰美”工程;划定16个无人居住、总面积达2万多亩的生态自然恢复区,使生态得以大面积修复;变革生产方式,改千百年遍地放养的生产方式为高效舍饲生产方式,为生态恢复和治理腾出空间。此外,还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治理、自然保护区等多项工程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大好局面。

  期间,鄂尔多斯率先着手顶层设计,将荒漠化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市编制了林业、农牧业、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一揽子规划,在加大科技造林的同时大力推行“掏钱买活树”的约束机制和“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农牧民通过承包、入股、租赁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全市涌现出了亿利、东达等防沙治沙典型企业以及殷玉珍、乌日更达赖等一批防沙治沙先进个人,也带动了一大批农牧民和社会各界投资生态建设,造就了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优良氛围。

一代一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不仅探索出了多种适合于本土、也可借鉴于世界的治沙模式,同时还创造出了荒漠化治理6大技术体系100余套核心技术。如:封沙育林中的灌木平茬复壮技术、人工促进母树林扩繁和补植补种技术;飞播造林中的种子包衣丸粒化处理、播区地面处理等技术;人工造林中的苗条全程保湿、植苗造林、直播造林、扦插造林、容器苗造林等技术;沙地造林中的沙障设置、水枪冲沙柳技术;梁地造林中的抗旱保水整地、抗旱栽植技术——无不凝聚着鄂尔多斯治沙人的智慧和汗水。

  经过多年努力,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10年间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80.8万亩,年均减少58万亩;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42.7万亩,流沙面积由1715.96万亩减少到1028.21万亩,减少687.75万亩。目前,境内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70%和25%,毛乌素沙害基本消失,库布其沙漠趋于稳定。

沙里淘金,是鄂尔多斯人在摸爬滚打中用汗水滋养出来的“特殊经验”。按着“反弹琵琶,逆向拉动”思路,鄂尔多斯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为林沙产业发展开通“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企业对协会、协会联农户”方式,鼓励农牧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生态建设的大好前景,使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多元共赢,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鄂尔多斯利用沙漠丰富的光、热资源,通过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把荒漠变成农场、牧场、林场,再利用这些资源发展绿色产业。以沙柳生产人造板、生物质发电为主导的林板、林电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柠条、杨柴为主导的高品质饲料产业链;以沙棘果、叶生产酱油醋、果汁、黄酮等为主导的绿色食品产业链,三大链条“钱景”广阔,成为鄂尔多斯生态建设的最有力的注脚。

  目前,鄂尔多斯已建立了荒漠化治理示范区200余个,衍生了生态产业化基地30余个,鄂尔多斯治沙富民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今天的鄂尔多斯,水不出地、沙不出沟正在从理想变为现实,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了80%以上,荒漠化土地从1977年约占总面积的86%快速减少到2016年的23%,区域森林覆盖呈现跨越式“两级跳”,精准脱贫人口达90%,创造了沙漠地区的“绿色脱贫样本”。这是鄂尔多斯人沙鏖战中的嘹亮凯歌!这是鄂尔多斯创造的荣光,这是鄂尔多斯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防沙治沙贡献的力量!


“绿色洗牌”:百舸争流千帆竞

“我们这个项目虽然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烯烃,但力求做到增产不增污,这也是我们在鄂尔多斯成功落地的最大优势”,在投资近600亿元的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项目,这样的说法不止一次得到验证。这是国家确定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拥有国内目前在建的最大规模煤制烯烃装置,也是鄂尔多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主动适应调结构、促转型的新常态,走活产业一盘棋。产业由黑变绿,是鄂尔多斯生态建设大局中的一步重要“落子”。

  从“一煤独大”到多头竞发,鄂尔多斯的产业洗牌,始终遵循以“绿色”为底线。不论是以煤炭、电力、燃气、化工为主导,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为辅助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还是以清洁能源输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五大基地建设,都将“绿色”推向更高的境界。

  “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这样的言词再次彰显了鄂尔多斯的思路开阔、目标笃定。全力以赴边建设边发展,鄂尔多斯制定了《鄂尔多斯市环境承载力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工作大纲》,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实行“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的措施,使矿区绿化迅速恢复。实施环境保护综合整治3年计划,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棋盘井蒙西等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同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对煤炭、电力等行业实施循环技术改造,开发建设一系列循环利用项目,培育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烯等清洁能源产业相继崛起,引进建设了神华煤直接液化、中煤大化肥、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伊泰精细化学品等一批资源转化项目,初步形成煤基多联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资源清洁高效集约开发利用的好路子。

  目前,全市煤炭洗选率达到90%以上,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18%,电力装机容量2082万千瓦,现代煤化工产能1533万吨,被确定为4个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之首,国家清洁能源输出主力基地。

  除了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以“绿色”为基准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是鄂尔多斯绿色谱系中的又一点睛之笔。及早布局建设了高新区、装备制造基地、空港物流园区及大数据产业园、综合保税区、内陆港等一批高端产业集聚平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全面兴起。目前,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2家,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7家。

  已形成37万辆汽车、60万台发动机、45万台变速器产能,正在建设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京东方电子产品、云泰互联大数据等项目建成投产,建成液晶显示器产能80万张、蓝宝石产能1200万片、多晶硅产能8000吨。羊绒、陶瓷、PVC等产业提档升级,羊绒衫生产规模达1000万件,建成建筑陶瓷生产线14条,形成150万吨PVC、11万吨PVA产能——冲破传统产业的桎梏,高新产业正在成为鄂尔多斯绿色发展的“千斤顶”。

  “十二五”以来,围绕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市制定了总体实施方案及分年度行动计划,加紧完善了生态文明考核问责机制,将节能减排、环境质量、生态建设等指标纳入各旗区党政绩效考核;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全区试点工作,制定了试点方案及工作规划;以鄂前旗为试点,编制了我国西北地区首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严格落实国家“大气十条”,削减二氧化硫11.2万吨、氮氧化物7.8万吨、化学需氧量1.2万吨、氨氮0.15万吨,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严格落实国家“水十条”,完成42个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建立了“三条红线”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工业用水定额标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6%。

近年来,鄂尔多斯让绿色成为民生序列最耀眼的“公共产品”,实施了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和棚户区改造,地下管网、绿化美化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扩大城乡居民的“绿色氧吧”。目前,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56平方公里;建成大型公园150个、休闲广场37个;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绿地率达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建成自治区级美丽宜居示范镇村8个,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


鄂尔多斯高原

尽显绿染的风采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对鄂尔多斯而言

以绿色作为城市的底色

就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奋进力量

全力推进生态建设

由人工分散治理向集中自然修复转变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由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

由治理向经营转变

由部门努力向全社会努力转变

鄂尔多斯日以图新

周而复始

当梦想照进现实

鄂尔多斯人期冀已久的

生态恢复

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的

互动共赢新格局顺理成章

正一词一句地镌刻于“乌金大地”

更多推荐

全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大检查反馈意见会上,对下一阶段鄂尔多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牛俊雁龚明珠这样说……

龚明珠赴京  协调对接了哪个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关事宜?


部分图片来源:刘博仑

本期编辑:高正彦 校对:何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